查看原文
其他

十大创新案例|渝中区:“微情景剧”网络普法 打通防养老诈骗宣传“最后一公里”

欢迎关注☞ 网信重庆 2023-07-29

编者按

日前,重庆市网信办公布了2022年度网络普法十大创新案例名单。据悉,十大创新案例生动呈现了重庆各区县各单位全面深入贯彻落实全国全市和网信“八五”普法规划的重要成果,生动反映了网络普法的创新实践、重要经验和渠道优势,为新时代推进全民守法普法工作提供了新思路、新方法,具有示范性、借鉴性和指导性。


重庆2022年网络普法十大创新案例:

渝中区:“微情景剧”网络普法 打通防养老诈骗宣传“最后一公里”


开展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是党中央作出的重要专项部署。切实维护老年人群体合法权益,为广大老年人安享晚年营造清朗、安全、可信的网络环境,是网信部门肩负的重要职责。渝中区委网信办以防范打击养老诈骗为切入点,以老年群体喜闻乐见的“微情景剧”网络普法形式,打通防养老诈骗宣传“最后一公里”,通过拍摄一系列贴近生活、直观生动的“微情景剧”,加持网络矩阵、圈群等点线面宣传,沉浸式地自然带入防养老诈骗普法宣传,收到良好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其中,渝中区委网信办牵头策划拍摄的短视频《你好,陌生人》,获“人人普法人人受益”2022年重庆市网络安全普法短视频征集评选展播活动二等奖,播放量达500万+。专项行动开展以来,渝中区网络普法宣传助力打击整治,共破获案件70余件,涉案资金8.56亿元,追赃挽损2.57亿元,并在全市总结会上作了经验交流发言。



主要做法1理念先行,创新网络普法宣传形式

一是创新宣传模式。老年人法治意识和识骗防骗能力较弱,大力宣传养老诈骗违法犯罪的危害性、迷惑性,有利于提升老年群体识骗防骗能力。但是,传统的宣传形式,比如悬挂标语、张贴海报、发放宣传折页等,方式生硬呆板,单一枯燥,效果上不够直观立体。为避免养老诈骗宣传教育方式、内容同质化,区委网信办创新宣传模式,以受众喜闻乐见的“微情景剧”宣传形式,立足于“可视化”“微传播”,提升预防养老诈骗宣传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是树立故事理念。许多观点和道理,听起来可能不会打动人,但如果把它故事化,用故事的形式展现出来,人们就很容易接受,甚至很难忘记。因此,我们强化故事理念,注重把“大道理”转化为“小故事”,把“大主题”切换成“小场景”,把“大行动”聚焦于“小群体”,从老年人生活中易被诈骗的“小切口”入手,深度挖掘养老诈骗防什么、怎么防的过程,诠释防养老诈骗的深刻内涵,从而使宣传更加接地气,也更让人易于接受。

三是选准切口题材。围绕以提供“养老服务”、投资“养老项目”、销售“养老产品”、宣称“以房养老”、代办“养老保险”、开展“养老帮扶”等名义,对老年人进行网络诈骗等重点,采用普法情景剧的直观生动表现形式,拍摄制作一批以“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为主题的“微情景剧”,揭露养老诈骗惯用“套路”和手法,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做到有质有感,促使老年群体愿意接受、乐于接受。

2策划跟进,创新网络普法宣传内容

一是力求整体呈现。为避免宣传作品叙事单一、剧情简单,缺乏亲和力和带入感,区委网信办充分发挥统筹作用,调动部门资源和社会资源,联动属地金融机构等相关行业、网络文明志愿者等共同参与,确保在作品中既充分揭露养老诈骗的套路手法,又展示全社会关心关注、齐心协力防养老诈骗的风貌和成效。

二是力求精品创作。在拍摄制作“打击养老诈骗”原创短视频的选题、立意和构思等方面,积极协调专项行动各成员单位,深刻剖析“养老诈骗”套路、手法,筛选“养老诈骗”易发多发的场景,反复修改调整,力求精益求精,对宣传内容推陈出新,使其更有质量、更有温度,从而更贴合老年人群体的认知习惯和接受程度。

三是力求自然带入。在剧情的设计和画面的呈现上,采用影片的大制作、大全景,力求内容精炼精准,画面精美,突出地域特色,充分融入解放碑、朝天门、洪崖洞、李子坝轻轨站等地域特色地标,使之既是养老反诈宣传片,又是城市形象宣传片,从而以百姓熟知的场景和生活片断,赋予“微情景剧”城市烟火气,将受众自然带入剧情,增强认知度和接受度。

3融合发力,创新网络普法宣传载体

一是专题专栏覆盖“点”。在渝中新闻网、“重庆渝中”APP首页显著位置开设“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专题专栏,推出系列宣传海报,发布相关信息121条次,发送手机报95期,覆盖人数10万,阅读量100万+。

二是矩阵圈群连成“线”。依靠全区1900多个微信圈群,通过网台端等“1+10+N”区级媒体矩阵发布、微信圈群转发等形式,主动向移动端发力,注重分众化、互动化,根据不同的平台特点和优势,进行差异化投放和分众式传播,开展到点、到户、到人的精准传播,打通了宣传最后一公里,实现精准传播、有效覆盖,进一步扩大知晓率、覆盖面。

三是线下宣传扩大“面”。各街道社区充分利用“小巷茶评会”“百姓讲坛”等载体,推动网络普法宣传短视频进社区、进商圈、进景区等。在解放碑、洪崖洞、十八梯等商圈景区滚动播放宣传视频,综合运用线上资源和线下平台进行推广,持续营造浓厚氛围。
成效特色

(一)形式新颖,受众喜闻乐见。紧紧围绕打击整治养老诈骗宣传这个主线,采用微情景剧,集约公安、文旅等区级职能部门,银行、医院、轻轨交通等行业员工、社区志愿者等人物出镜,展示全社会对老年人群体的关心关爱和倾情付出,展现各级各部门、各行各业在打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中的行动与成效,将直白的标语变成生动的叙事,将生硬的说教转为温情的互动,将普法宣传融入到剧情推进,让更多老年群体看得清、读得懂,自然激发受众共鸣,直抵受众心坎。

(二)产品丰富,款款各有特色。区委网信办联合多部门制作推出短视频《你好,陌生人》,获“人人普法人人受益”2022年重庆市网络安全普法短视频征集评选展播活动二等奖,播放量达500万+。区融体中心拍摄推出“谨防养老诈骗”系列情景剧4期,阅读量56万+。“渝中政法之声”微信公众号开设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栏1个,发布10个典型案例。区公安分局拍摄《反诈森林》系列短片,获评“川渝法治微视频微电影”大赛二等奖,打通老年群体精准宣传“最后一公里”,营造浓厚宣传氛围。

(三)传播多元,平台多频共振。区委网信办牵头拍摄制作的短视频《你好,陌生人》,被重庆市网信办组织新重庆客户端,“网信重庆”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市级新媒体平台进行展播,发动各区县网信办“进圈入群”广泛推送。同时,区级新媒体矩阵近100个平台进行推送,“渝中发布”“网信渝中”等微信公众号转发宣传,通过“进圈入群”推送到全区1900个微信群,覆盖50万人。区公安分局制作的宣传海报被公安部刑侦局微博采用;自制的“反诈宣传快板”和反诈短视频等多次被法治日报、“重庆政法”微信公众号等刊载;“以案说法”重庆耀益仕佳贸易有限公司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被人民日报、央视新闻客户端等央级媒体报道。


推广价值

(一)“微情景剧”网络普法内容喜闻乐见“接地气”。突出网络普法宣传针对性和实效性,把群众关心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作为普法重点,从群众日常生活入手,用身边人的小故事、微角度,反映主题,让受众愿意看、看得进、看了信,不断丰富普法内容、创新普法形式、拓宽普法渠道,让网络普法“接地气”。

(二)“微情景剧”网络普法作品百花齐放“聚人气”根据各平台受众不同,创作生产H5、短视频等适应网络平台传播的产品,通过选取典型细节,浓缩呈现重大主题,巧抓新闻点、巧讲故事汇,推出符合受众“轻阅读、重体验、喜参与”阅读习惯的微视频宣传形式,充分调动受众兴趣,有效发挥舆论引导作用。

(三)“微情景剧”网络普法载体融合传播“增底气”。充分发挥网络新媒体引导功能,综合利用网站、微信、微博、头条、客户端等平台,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式进行宣传。依托全区1900多个微信圈群“进圈入群”,开展到点、到户、到人的精准传播,打通普法宣传最后一公里,进一步扩大知晓率、覆盖面,增强了网络普法宣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来源:网信重庆

大家都在看

十大创新案例|巴南区:点面结合,打通网络普法“最后一公里”

重庆百日招商亮眼成绩单背后的“硬核”答卷

2023年重庆市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提升基地和案例名单通报

声明:除原创内容及特别说明之外,推送稿件文字及图片均来自网络及各大主流媒体,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内容侵权,请联系删除。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